您目前的位置:主頁 > 褥瘡 > 褥瘡 >
1、概念
褥瘡(decubitus)又名壓瘡(pressure sores),系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長期臥床患者,由于體力極度虛弱,或感覺運動功能喪失,無力變換臥位,加之護理不當,致位于體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間的皮膚組織,甚至肌肉,因持續受壓,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而形成的潰瘍,稱為褥瘡。褥瘡多見于截癱患者。其他疾患也發生。好發部位為骶骨、坐骨結節、股骨大轉子等處,其次為跟骨、枕骨、髂前上棘、內外踝等部位。
?
2、分類標準
根據其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度:一度:局部僅表現為紅斑水腫,或蒼白色,青灰色,境界清楚,有麻木感或觸痛,若及時處理,可于數天內好轉,二度:皮膚顏色為深紫色或紫黑色,可出現水皰,皰壁破裂后形成淺表糜爛面,三度:潰瘍形成,淺者達皮下組織,深者可達骨組織,繼發感染后膿液多,且有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