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頁 > 瘢痕潰瘍的治療 > 學術論文 >
張東臣
【摘要】目的:通過對!/ 例燒傷瘢痕與皮膚慢性潰瘍惡變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臨床經驗總結,提高對經久不愈的潰湯及易于破潰而不穩定的攣縮瘢痕發生惡性變認識的可能性,盡早診斷和治療。方法:對經久不愈的潰瘍和瘢痕,在不激惹局部組織的情況下,進行組織活檢,一旦確診惡變,即刻手術治療。結果:本組!/ 例術后均一期愈合。經/ 年1 , 年隨訪,+ 例患者未見手術局部復發和病灶轉移,. 例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結論:凡臨床上遇到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膚病損和易于破潰而不穩定的攣縮瘢痕,均有惡變的可能性,臨床應密切觀察,及時將潰瘍和瘢痕一次徹底切除。
?
【關鍵詞】燒傷瘢痕惡變;皮膚潰瘍惡變;診斷;治療效果人體皮膚損傷后形成慢性潰瘍及燒傷后形成瘢痕后均可發生惡變,為此,除盡早地切除潰瘍及瘢痕,預防其發生惡變外,主要是對其嚴密觀察,早期發現和正確治療。我院于!+,- 0 /))) 年診治該
類病人!/ 例,收效滿意?,F介紹如下:
一、臨床資料
1. 一般資料:本組男!) 例,女/ 例,年齡/+歲1 ", 歲,其中截癱后骶尾部巨大褥瘡惡性變-
例,脛骨骨折慢性骨髓炎伴竇道惡性變/ 例,足跟
軟組織外傷,踝部及前足燒傷后瘢痕潰瘍惡變各/
例。
2.診療方法:皮膚損傷形成慢性潰瘍或破潰發生惡變時,首先是局部變化明顯改變,如潰瘍中心潰爛速度加快,四周呈乳頭樣或菜花增生,組織變脆易出血,產生明顯疼痛,惡臭等。所以,對經久不愈的潰瘍及易于破潰而極不穩定的瘢痕要嚴密觀察,及早發現,一經確診癌變,即應行徹底切除術的治療,切除癌變組織后的創面多用島狀皮瓣移轉修復[1]。本組12 例中,4 例骶尾部巨大褥瘡惡變切除后均用雙側旋轉筋膜蒂皮瓣修復,2 例脛骨慢性骨髓炎伴竇道惡變切出后先用比目魚肌肌瓣填充脛骨缺損,而后采用2 例足跟和2例踝部潰瘍惡變切除一樣的術式,均用交腿皮瓣移植創面[2]。2例前足部潰瘍惡變切除后,創面用自體全厚皮片移植。術后為防止皮瓣皮片血壞死,除了應用敏感抗生素外,還應用了改善血液循環和抗炎等藥物。因為,皮瓣壞死防治根本措施在于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和防止或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3]。
3.治療結果:12例患者術后均一期愈合,9例患者2 年至8 年隨訪,均未見局部復發和病灶轉移,其他3例死于心腦血管病。
二、討論
根據我們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經驗,認為皮膚創傷與燒傷瘢痕所形成的慢性潰瘍均有發生惡變的可能性。為此,皮膚損傷形成潰瘍,燒傷形成瘢痕或慢性骨髓炎形成竇道時,應積極采取措施盡早將其切除,避免發生惡變。若臨床遇到慢性潰瘍和不穩定性瘢痕時,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確診惡變,即應手術切除。因創傷形成的潰湯惡變及瘢痕癌病變多較局限,局部血液循不良,放射治療和化療方法療效不佳[4],而手術切除適用于各期皮膚癌。為了徹底切除局部組織,應在病灶四周邊緣至少1CM—2CM 處切開,在基底部亦應如此。如深部
組織被侵潤,應切至深筋膜層;如深筋膜、骨、軟骨部均有侵潤者,亦應予以徹底切除[5]。切除后的創面視所在部位的深度和大小采用游離或帶蒂肌皮瓣或皮瓣修復治療,對高度懷疑潰瘍惡變或瘢痕癌者,除注意局部病變外,還應注意檢查全身其它部位是否有轉移病灶,明確是原發癌還是轉移癌或復發癌,因為在治療方法的選擇和預后的估計都是不同的[6]。手術時,先行局部病變組織快速冰凍切片,確診癌癥時,再行徹底切除病變手術。對潰爛
組織應先行清潔換藥,待創面新鮮后再行手術,以防癌細胞擴散。對慢性骨髓炎伴竇道周緣皮膚癌變患者,癌細胞很有可能經換藥通過竇道侵犯髓腔,手術時應切除竇道癌變組織,再清除髓腔病變組織,之后髓腔灌注75%.酒精,浸泡30分鐘,75%.酒精浸潤性強,可對瘤壁周圍深部的殘瘤細胞滅活[7],可防止侵犯到髓腔深處瘤組織生長和轉移.
參考文獻:
[1]王佳琦,管正玉,劉珍君,等.超長寬比島狀皮瓣血液灌注和氧代謝變化的實驗研究[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2,18:155-156.
[2]鐘世鎮,徐達傳.皮瓣的命名及其解剖學基礎[J].中華顯微外矯外科雜志,1995,18:82-84.
[3]張選奮,郭樹忠,皮瓣缺血壞死的藥物防治研究進展[J].中華矯形外科雜志,2002,18:240-243.
[4]汪良能,魯開化.瘢痕癌[M].見朱洪蔭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整形外科學分冊,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6:38.
[5]張滌生.常見體表腫瘤和疤痕組織[M].見吳階平,裘法祖主編黃家駟外科學,第五版,1992:621-639.
[6]郭光昭,孔繁祜,秦繼新.皮膚癌瘤[M].見汪良能,高學書主編整形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419-437.
[7]張東臣.病灶切刮后骨水泥填充與酒精滅活植骨.治療骨巨細胞瘤的比較[J].河南診斷與治療雜志,1998,12:33.
?